国内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eSmart助力VR行业走向成熟
Google在VR领域主打短平快思路,代表产品cardboard就是最好的证明
竞争是推进行业前行的驱动力,同时也造就了一批陪葬者。处在这样的风口,国内VR虚拟现实公司直面怎样的市场?目前行业还处于野蛮生产阶段,这片新蓝海也源源不断的在吸引大量的创业者涌入,而那些国际巨头企业,无疑拥有绝对优势资源。那么在这个高起点的行业竞争中,国内VR虚拟现实公司的压力则可想而知。
培养抢夺用户,竞争激烈
凭借着Galaxy S系列和Note系列的超高人气,2014年9月三星就和Oculus公司开展合作推出了售价为99美元的三星Gear VR硬件,经常有购机送Gear VR的活动。然而直到2016年5月,三星才宣布Gear VR用户数量突破100万,由此可见,用户到VR转换的比例还是相对较低的。大公司尚且如此,国内VR虚拟现实公司想要培养抢夺用户,竞争无疑是非常激烈的。
三星在15年就推出了Gear VR的消费者版本
目前VR行业的主要玩家是索尼、HTC和三星。这些大厂都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并成为了其发展VR的重要先决条件。而HTC Vive之所以热门的原因则离不开硬件本身的性能和卓越的沉浸式全景体验,更离不开HTC在手机市场失利后的孤注一掷,而这种孤注一掷恐怕是很多国内VR虚拟现实公司不敢想象的。
打造优质体验需要高昂成本
对于任意一家企业来说,成本一直是企业生存的核心问题。而一家VR行业里的创业公司,在面对科技巨头的竞争力,最佳方式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对于VR行业来说就是沉浸式体验!但这种体验的代价却是成本不菲的!吸引用户购买的必然是高品质的沉浸感体验,在宣传上这显然是一场比O2O更为惨烈的烧钱行为,面对这样的资金需求,恐怕不是一个想干成事的小型国内VR虚拟现实公司能承担起的。